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本学期,科学教研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加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造力方面的工作研究,并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作了认真思考,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一般形式。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较全面的科学素质。
1.重视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科学素质最重要的一条是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任何事物。我们科学教研组成员在开展科技活动时以培养学生对科学较浓厚的兴趣和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作为最基本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技能力,最终达到尝试运用科学知识改造事物的目的。
期初,学校在各班中挑选有科技特长的学生组成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包括航模、信息技术、金钥匙竞赛等类别),每周定时在科技教室开展活动,由科学老师专职人员进行辅导,培养能够随时参加各项科技比赛的优秀人才。
2.科学组的教学工作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超群表现和学生超越自我的实现。科学教学以它特有的优势提供了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机会。在认识到“创造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教研组加强了“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每月组织组内教师集体研讨、分析,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拓展教学范围,把课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多媒体、录像,激发学生创造意识。本学期,学校还专门为科学组增添了一个新的多媒体实验室。
此外,我们组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电子小报制作、小实验、考察空气与水域污染、制作环保宣传牌、编辑《我爱我家》科技小报等,同时还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小发明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要教会学生一些小发明的技法,如主体附加法、缺点列举法、功能聚集法等,最后鼓励、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制作完成“小发明”。通过学校举行的“校园科技节”活动,在活动中讲科学家的故事,撰写科学小论文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确定科学组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一般形式。
1.明确科学教研组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对于各阶段的科学课,明确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的配套材料,另一方面穿插自主的特色活动。教研组活动的形式以讨论、沙龙、论坛等为主,但也不受限制,使教研组全体成员得以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全面提高、完善自我。
2.加强教研组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组内成员在教研组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确立了小组成员的个人子课题研究,并及时做好调查、记录,撰写研究性论文及总结,真正做到“以研促教”,通过教学研究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随着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科学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科学教研组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体成员将继续发扬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再创佳绩。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在20xx年度第二学期中,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让理论学习更具实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树立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例如,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自己熟读《纲要》精神的同时,在教研活动中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活动,在“如何制定适合本班特色的课程计划”、“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等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自恃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通过《纲要》的学习,教师已经知道如何运用纲要精神去处理问题了。
在争辩中,大家对《纲要》精神更理解了,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改变了以往的活动模式,在教研活动中采用了“多问、多议、多讲”的形式,经常开展专题讨论,如:“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课程”、“大班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开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课程和预设课程的比例”等等,让老师们提出自己对课程的困惑、质疑,以及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难点,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情况,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成为教学研究的小阵地。
二、让实践活动更为生动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在我们转变观念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日常活动每个环节的,体现课程的精神。具体表现为:
其一,为幼儿创设更合理的活动环境。从一开学,我们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环境,创设半开放半封闭的区角环境,让幼儿即可以互相交往,又避免过多地干扰因素。
其二,采用开放的活动形式。新的课程淡化了学科概念,凸现课程的整合性、系统性。本学期我们老师继续打破学科的束缚,在活动中注重各类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动态度更积极,学习更主动。
其三,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我们在生成探索型主题时就是关注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孩子的视角来确立探索主题,如“我们周围的房子”“各种各样的花”“有趣的昆虫”“动物趣事”等等,这些主题都源自于生活,是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喜欢的事物。
开展主题时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资料,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初步地获得相关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探索世界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让家长工作更显人性
新的教育更强调家长的作用。在以往的观念中家长是幼儿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现在我们提倡让家长成为学前教育的亲密合作伙伴。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生活,本学期我们开设了家长学校,邀请了小学里的老师来对家长作专题讲座《孩子上小学了,我们该做些什么》。平时我们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充分发挥家园之窗的作用,结合家访、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建议家长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而努力。
本学期我们的家长也十分配合工作,积极收集主题开展所需要的资料,收集制作户外体育玩具所需的物品,丰富自然角的内容,参与环保小制作的创作评比,共同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等等。在大班幼儿毕业汇 ……此处隐藏19426个字……亚明老师的《轴对称图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金老师更多地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观察和捕捉美感的能力,关注学生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朱红梅老师的《认识线段》,很好地让学生能直观认识线段,掌握其特征,并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整节课上得活泼生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另外,送培专家窦韶英校长为全体学员带来了《走向整体建构》的专题讲座。她提出了:教学预案要整体设计、教学内容要系统组织、教学实质要整体把握、教学过程要互动生成。
整个活动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
三、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学科性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学生的数学特长,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进行了第一轮计算题调研;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数学报“数学小论文”投稿;组织三至六年级进行了小数报的第一轮竞赛,推荐名单是:三年级:陈xx、徐xx等7人 ;四年级:代xx、李xx ;五年级:陈xx、李xx等五人;六年级:孙小龙、 潘好迪等四人。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如: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的准备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再者,我们的评课仍停留在点上。
2、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因为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所以老师的论文缺少生命活力。故今后应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提升教师数学专业素养,使大家的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3、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继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本学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目的。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取更好的成绩。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5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迎接全面督导为契机,总结、梳理学校科研工作,坚持学校科研特色,以“夯实重点,凸显亮点”为工作思路,使学校教研、科研进一步紧密融合,从而促进学校发展。
二、工作目标:夯实重点,凸显亮点
1、夯实重点:夯实日常规范管理、夯实学校重点课题
2、凸显亮点:凸显校本特色项目、凸显骨干研究力量
三、工作总结:
(一)以督导工作为契机,夯实日常规范管理
本学期,科研室立足学校整体工作的层面,配合校长室,共同做好了迎接杨浦区办学水平综合督导工作。从前期的督导指标制定与调整,到督导自评报告的撰写,科研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通过全面盘点与梳理,对科研日常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修缮。尤其在档案管理方面,对相关科研常规资料和特色资料进行规范化归档,为日常管理夯实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保障科研日常管理工作,本学期张卓倩老师加入了科研室,成为校级科研员,共同参与科研管理。在本次全面督导过程中,整个科研室承担了会务具体安排与资料手册的编撰等。由于本次督导承接了上海市督导室与香港政府督导团的考察调研,因而要求较以往更高更细致。在编撰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与校对,任务极其琐碎,但又责任重大。同时,还需要不断地与区督导室进行协调与沟通,容不得半点儿差错。在科研室的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了任务,为综合督导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以申报成果为契机,夯实学校重点课题
本学期,恰逢区第十一届科研成果申报工作,学校以申报工作为契机,对已有的课题成果进一步梳理与总结,从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对研究课题进行阶段和终期小结,并推送成果。
首先,在“教学单”课题的引领下,三四年级语数英学科于本学期依旧开展了大力研究,立足课例研究的模式,三年级语文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一篇课文两个课时的划分,并修缮了教学单;四年级语文着手设计了六篇课文两个课时的内容,并通过备课组的形式进行了研究。数学学科在三年级中增加了四个课时的设计,英语学科对原有的设计重新进行了调整。在这一大课题的引领下,语文学科率先进行了阶段总结,以子课题结题的形式撰写了成果,并进行区成果申报。
同时,《快乐羽毛球》课程的建设也已基本结题,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包括教材、教师参考、教案设计等。该课题参与了成果申报,并拟在后阶段继续深化。
此外,学校科研室从以往教师年度获奖的论文案例中进行了甄选,结合教师个人申报需求,在本次成果申报中也涌现了许多教师个人研究课题,学校也同时申报了区科研先进集体。本届申报成果如下:
《体教结合框架下小学羽毛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施琴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基于教学单设计与实施》—顾咏梅
《通过改进实验器具提高科学课课堂效率的实践研究》—李涛
《电子白板演绎精彩数学课堂》—穆晓亮
《课堂与游戏的约会》—周萍
《浅谈情绪障碍型学困生积极情绪的激发》—金黎宏
《户动+互动行动+活动——少先队家校一体化的实践研究》—孙燕
《微契机聚能量》—朱继红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孙轶
(三)以特色项目为平台,促升教师整体发展
本学期,对于学校而言,特色项目的推进与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区域“幼小衔接”课题的结题工作。作为前提重点实践的学校,在本次区课题结题工作中,学校也积极参与其中。完成了“小幼结对、区校联动”的相关子课题报告撰写,成为区科研成果的组成部分。同时,王隽老师、王莹老师参与了区成果集之一《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编写,分别撰写了案例,王隽老师还参与了区成果短片的拍摄。可以说,通过前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幼小衔接工作已经进入了常态与常规,在本次区课题成果的梳理过程中,学校也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科研室在本次学校迎接综合督导过程中,引领区校级骨干教师,一同开展了综合督导自评报告的撰写工作。科研室配合学校整体工作,结合教代会几经讨论,不断修改自评报告。同时,科研室还承担了编辑综合督导的资料册工作和会务工作。在此项工作开展中,各骨干教师集结在科研室,承担了不同工作,齐心协力迎接督导。过程中,科研室新培养的骨干力量张卓倩老师脱颖而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第三,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常态的教育教学研究就立足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朝露学记》就是老师们呈现研究经验的最好平台,而《朝露学记》本身也是促进教师坚持科研的有力保障。本学期,顺利完成了《朝露学记》的编撰,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版块进行了调整与整合,更有针对性地凸显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版块。在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下,《朝露学记》已日益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特色与亮点,也成了齐一教师各展研究风采的最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