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探母》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12-30 21:22:42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陈毅探母》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1

《陈毅探母》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陈毅得知母亲病了,赶回故乡探望,他细心地询问病情,和母亲谈家常,还帮母亲洗衣服,课文通过这些具体事例的描写表现了陈毅对母亲的孝顺、热爱之情。这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中介绍的继毛泽东、邓小平之后的第三个伟人的故事。这些让我们的爷爷奶奶辈人听起来如雷贯耳的领袖人物的名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大多只是听过名字而已。陌生就会产生距离,确实,学生对此感兴趣的也不多。这也为我们的教学带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来,从而引导学生较好地来感悟课文,理解课文,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文语言质朴自然,浓浓的母子之情洋溢其中。浓浓的感情是靠文字来传递的。第一自然段中的“赶”、第二自然段中的“细心地询问病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第三自然段中的“应该”等词句都表现了陈毅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感悟情感必须凭借对重点词、句的品读。在此基础上,把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重点的品读训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互动,使文中浓浓的母子之情得到了很好的传递。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给学生补充了这样一段资料:当时,陈毅的母亲因为重病常常小便失禁,陈毅回到老家洗的就是母亲换下的被尿湿的裤子。学生听了正想要笑的时候,我一脸严肃地说:“老师被陈毅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来读读这一段,可以吗?”在我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也被感染了,读得有滋有味。

本课的语言训练点有以下几处:

1、联系图画,展开想象,说说陈毅会怎样“细心地询问病情”,

通过这样的拓展,儿子对母亲的那种关切之情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陈毅对母亲的那一片孝心。

2、看图补充句子:“母亲一看到陈毅回来,就___________。”(“一……就……”是本文中出现的句式)当学生说到“高兴地笑了”,我追问:“母亲为什么而笑?”答案当然还是因为陈毅能回来看母亲,母亲是为儿子的孝心而笑。

3、模仿文中句式“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让学生用“我的妈妈一边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来说话。第一个学生说道:“我的妈妈一边洗碗,一边听我读书。”我说:“你的妈妈多辛苦呀,在做家务的同时还要辅导你的学习。”受我这句话的影响,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妈妈如何在干活的同时照顾自己的,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4、模仿句式“从小到大,你不知道为我洗了多少次衣服。”说说“从小到大,妈妈不知道为我______了多少次___________。”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充分体会妈妈为自己所付出的辛苦劳动,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虽然陈毅元帅回乡看望母亲的事情离孩子们生活较远,但是孩子们对母爱的感受及自己对母亲的孝敬之情与陈毅母子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

总之,我是以品读感悟为途径,以理解迁移敬母之情为目的来组织本课教学的。但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牢记伟人,学习伟人的优良品质,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2

本文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表现了他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我在教学时首先介绍了陈毅元帅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他是一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十大元帅之一,是个很伟大的人物,然后一范读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本文充满了陈毅和母亲之间真挚的感情,我是利用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让学生体会的,还有让学生来观察书上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分角色朗读来仔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母子亲情,感受陈毅元帅真诚的孝心和博大的情怀。总之,让学生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3

《陈毅探母》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的是陈毅元帅千里迢迢赶来探望生病的母亲,表现了陈毅元帅孝敬母亲的深厚情意,令人敬佩不已。陈毅元帅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孝敬父长辈的道理。课文内容浅显,不宜讲得太多,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去感悟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让一位学生扮演陈毅元帅来演一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陈毅元帅对母亲的爱。

接着,陈毅元帅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我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可能回说些什么?陈毅洗衣服,为什么还要和母亲谈家常呢?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陈毅元帅是怕母亲孤单,聊聊家常,表现了他从感情上关心老人。然后,指导学生用“一边……一边……”口头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一边”连用,必须是两件事或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文章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母子之间的真情,平凡但真切,对于这一点学生恐怕还不能够很深入地理解,当然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做到了。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4

《陈毅探母》是一篇情感较为深厚的文章,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表现了他和母亲之间的亲情。但是以现在孩子的情感经验,很难体会到陈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因而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回去读熟课文,在读中感悟,先体会体会文章的情与理,这是预习作业。教学中,我首先介绍了陈毅元帅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他是一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十大元帅之一,是个很伟大的人物,然后以范读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精讲第一自然段时,我在范读时故意漏掉“赶”字,学生立刻产生了质疑,然后我再顺势提问:为什么“赶”这个字不能少?从“赶”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能说出陈毅很着急,也能体会出陈毅元帅迫切想见到母亲的心情。这个教学环节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隐埋于文字中的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同时对之后的深入地感知课文奠定了情感基础。第二节的教学,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陈毅为母亲做了几件事?学生通过自读,能归纳出“询问病情”和“洗衣服”两件事。在接下来的文章讲解过程中,我打破了逐字逐句讲解的固有方式,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感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当老师的教学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兴奋,说的答案很深刻。比如有学生提到“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这一句中,“一……就……”、“拉着”、“细心地询问”表现出了陈毅对母亲的关心。在教学中,我着重抓住这几个关键点:(1)让学生先演演“一……就……”,请了几组,最后大家一致推荐动作快的那组,再让学生说说,陈毅元帅到了家没吃饭,没休息,而是立即来到母亲床前,说明了什么?学生立即体会到了陈毅元帅的那种急切心情,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以“一……就……”练习说话,学生说的比较精彩。(2)我让他们想像一下,陈毅可能会怎么询问病情?不少 ……此处隐藏4745个字……些词上加上了小黑点。我又问:“为什么少了这些词就不好了呢?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呢?”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孩子们终于感悟到了这些词能充分体现陈毅对母亲的关心。

孩子们在进步着,他们慢慢地对文章中的一些词开始敏感,慢慢地能透过词句学会体会了,我感到欣喜!

二、注重表达,联系生活,感悟父母的关爱,升华情感。

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我及时穿插了表达训练,用例句导航的方式,由扶到放,让孩子们学会模仿句中的词表达。比如让孩子用“一……就……”、“一边……一边……”等说话。同时,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领孩子关注自己的家庭,尝试着用亲人、用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表达,在拓宽他们想象空间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努力发掘生活中更多的亲情的事例,感悟父母的恩情,进而懂得报恩的重要。

孩子们的表达:

早晨我一起床,就能吃到妈妈做的早饭。

妈妈一看见我回来,就开始烧晚饭,说烧早了会凉掉。

爸爸一边烧晚饭,一边给我检查作业。

我生病了,外婆一边给我敷毛巾,一边给我讲故事。

……

我告诉孩子们,父母和子女是骨肉之情,父母对自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我们要像陈毅爷爷一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报答父母的恩情。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在学习上要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在生活上要多给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总之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让父母那么操心。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13

要上公开课,心里还是很紧张,有同事善意地说:“你都教过好几年一年级了,这些课文早就滚瓜烂熟了,还紧张个什么呀?”按理说,对于教材,我还是有些熟悉的,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啊,每一届孩子各不相同,同一个班上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教学中的提问环节,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如何,还是心里没有谱。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努力让孩子扎扎实实地学习,如生字“陈”的`读音、结构、偏旁、组成部分、第一笔分别是什么,以及给它组词,尽量从字的音、形、义上面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请小朋友自学二类字和生字,对于而类字的学习,我们一般采用已学过的字来帮助记忆,如陈毅的“毅”,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个字里有“立、家、没”字的部分结构,如“该”用“孩”来帮助记忆,还有“帅”和“师”,“探”和“深”等,这样唤起孩子们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学习新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这样更能适应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向他们想学、乐学,让他们建立起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生字的学习,我让孩子们先看着书上的笔顺表自学,然后交流,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些字,这样来孩子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兴趣盎然。

本课的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是,对于如何指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朗读,我的指导还真是相当粗浅的,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从朗读中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我目前还是比较盲目的,所以,在指导朗读这个环节,我的额上不由得渗出了许多汗珠,都怪自己平时积累得太少,教案中此环节的设计不够充分,课堂预设不到位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这方面的学习。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14

《陈毅探母》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表达了他和母亲之间的亲情。这篇课文对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来说是极有教育意义的,同时,课文十分典型,文内有不少关键的字词,不仅可以教会孩子通过分析字词来理解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分析能力,这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一次有效的尝试、重要的过渡。教学中,我首先介绍了陈毅元帅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他是一位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十大元帅之一,是个很伟大的人物,然后以范读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精讲第一自然段时,我在范读时故意漏掉“赶”字,学生立刻产生了质疑,然后我在顺势提问:为什么“赶”这个字不能少?从“赶”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一“字”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能说出陈毅很着急,也能体会出陈毅元帅迫切想见到母亲的心情。这个教学环节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隐埋于文字中的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同时对之后的深入、细化地感知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第二节的教学,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陈毅为母亲做了几件事?学生通过自读,能归纳出“询问病情”和“洗衣服”两件事。在接下来的文章讲解过程中,我打破了逐字逐句讲解的固有方式,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感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当老师的教学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兴奋,说的答案很深刻。比如有学生提到“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这一句中,“一……就……”、“拉着”、“细心地询问”表现出了陈毅对母亲的关心。在教学中,我着重抓住这几个关键点:

(1)让学生先演演“一……就……”,请了几组,最后大家一致推荐动作快的那组,再让学生说说,陈毅元帅到了家没吃饭,没休息,而是立即来到母亲床前,说明了什么?学生立即体会到了陈毅元帅的那种急切心情,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以“一……就……”练习说话,学生说的比较精彩。

(2)我让他们想像一下,陈毅可能会怎么询问病情?不少孩子说的声情并茂:“娘,您的身体好点了吗?”“娘,您哪儿不舒服啊?”“娘,还有没有哪里疼啊?”……深藏于文字中的情感就在反复朗读、练说下,被孩子们一一挖掘出来了,整个教学过程颇为轻松。在“洗衣服”这一件事情上,我抓住了“一边……一边……”引导学生说话。先让他们知道,洗衣服和谈家常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让学生表演当时的情形,再联系实际,你的爸爸有没有帮爷爷奶奶洗过衣服,进一步体会陈毅元帅对母亲的那份爱。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事情也是可以同时做的?学生马上就知道“我一边走路,一边背诵课文”是可以的,而“一边说话,一边唱歌”是不行的。从而让学生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上这两个词说话,既抓住了关键,又拓展了思维,这样指导造句易懂、会用,学生学得较扎实。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情感较为深厚的文章,而且以现在孩子的情感经验,很难体会到陈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因而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回去读熟课文,正如古语所说:“书读白遍,其意自现。”从学生上课的表现来看,反复地朗读便于孩子们体会文章的情与理。

在精讲第一自然段时,我在范读时故意漏掉“赶”字,学生立刻产生了质疑,然后我在顺势提问:为什么“赶”这个字不能少?此问一出,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都能说出陈毅很着急,也都能体会出主人翁迫切想见到母亲的心情。通用教案上的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巧妙,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隐埋于文字中的情感,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同时对之后的深入、细化地感知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接下来的文章讲解过程中,我打破了逐字逐句讲解的固有方式,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感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当老师的教学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兴奋,说的答案案很深刻。比如有学生提到“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这一句中,“一------就”、“拉着”、“细心地询问”表现出了陈毅对母亲的关心。深藏于文字中的情感就在反复朗读下,被孩子们一一挖掘出来了,整个教学过程颇为轻松。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